學生工作

學子風采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工作 -> 學子風采 -> 正文

藥院青年—李飛龍:我的科研之路

信息來源: 發布日期:2020-05-09

李飛龍,男,19961月出生,世界杯正规买球app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碩士期間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6篇(4篇發表于中科院二區top期刊,累積影響因子26.2),主持1項省級科研創新項目。2020年度江蘇大學十佳學生、20182019年連續2次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藥學院首位)。2019年獲得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江蘇省二等獎(排名第一)以及模拟國際學術大賽二等獎。碩士期間獲得一等獎學金,校、院優秀研究生各1次。雅思6.5分,已獲得馬薩裡克大學博士全額獎學金。

問:都知道醫藥科學是一個較為複雜的系統知識體系,會有許多知識點需要強化記憶。請問對于記憶這些知識你有什麼秘訣嗎?

答:對很多知識點的記憶其實首先需要對這些内容培養一定的興趣,因為對不感興趣的知識記憶起來其實非常困難。然後,需要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整理,得到一個方便記憶的框架,能夠總結這個框架裡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形成一種串聯的記憶模式。最後就是需要付出足夠且有規律的時間不斷重複記憶(比如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

問:你曾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6SCI論文,想必也付出了很多心血與努力,能否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1篇論文背後的科研故事呢?

答:20195,我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上發表過一篇論文。這篇論文從初稿撰寫到最後接收一共投過6個期刊,收到的結果都是拒稿,文章内容經曆不斷地修改和補充,最終被這個期刊接收。我個人認為:大部分論文一開始都不是完美的,甚至非常簡陋,都需要同行評審的審閱意見和我們不斷的修改,逐漸的補充,最終才會得到一個相對全面可靠的學術論文。所以我們需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把“拒稿”當成提高論文水平的必經之路

 

 

問:你曾主持1省級科研創新項目,那麼對于同樣想進行科研探索卻又無從下手的學弟學妹們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答:首先,剛接觸科研工作的同學會感覺十分迷茫,因為面前是一個十分陌生的環境,這時最關鍵的就是從最基礎的技能開始一步一步的深入,切忌一開始就想做出卓越的成果,因為就算是“科研達人”也很難一思考就是開創性的idea,學術是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其次,科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高效率,碩士期間需要閱讀大量文獻和進行長時間的實驗,低效的工作會導緻什麼都不如人意,某個時間點内,一定要讓自己能十分投入來完成一件事。最後,就算實驗結果不盡如人意,也無需太傷感,隻有逐漸的總結才會有大的提升,況且科研中某個方面的“失敗”很有可能是另一個方向的“成功”,能找出失敗中的成功,這是最關鍵的。

問:你在諸多全國性大學生競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想必其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請問在參賽過程中你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又是怎麼解決的呢?

答:我所參加的這類比賽備賽周期都較長,比如兩年一屆的“挑戰杯”。我覺得最考驗我的是對參賽材料的修改以及不斷的答辯訓練,數百次PPT彙報和數百頁的申報材料對于有繁忙實驗、論文和外語考試壓力的我來說其實非常困難。這時候,我覺得保持良好的心态十分關鍵,我認為這個過程中需要思考的不是這個比賽有多難,而是每次答辯我們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因為積極的态度是解決一切困難的根本。

Baidu
sogou